基础部·11.27|重庆‘11.27’大屠杀
基础部·11.27|重庆‘11.27’大屠杀
重庆‘11.27’大屠杀
11月27日,重庆解放在即,国民党反动派逃跑前,对囚禁在白公馆、渣滓洞等监狱的革命者进行了疯狂的大规模屠杀,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屠杀中共党员和爱国民主人士的重庆“11·27大屠杀”,有300余人遇害。
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,1938年,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(简称军统局)也由武汉迁重庆,先是在城内择地办公,后因受日机轰炸的影响,特别是1939年的“五三、五四”重庆大轰炸,城区精华付之一炬,国民政府及所属各机关纷纷向郊外迁移,军统局也以“军事委员会战地服务团”的名义,在重庆西北郊歌乐山下缫丝厂附近征占民地,建立军统局乡下办事处。1941年7月,军统局本部迁至缫丝厂办公。
1943年4月15日,中美双方签订关于建立“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”的协定,其主要内容为:中美两国为早日战胜共同的敌人,愿意进行有关对日作战情报的交换与心理作战宣传,以及在敌占区进行游击破坏等方面的合作。并规定对日作战一旦胜利,中美合作所即告结束。
1945年抗战胜利后,中美合作所按照协议结束,美方将其所有设施移交军统局。从此中美合作所成为神秘的“特区”,成为国民党反动派关押迫害革命者的人间魔窟,在约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设置了大大小小10余座监狱,其中的白公馆、渣滓洞,更被称为两口活棺材。
军统逼死矿主,霸占煤窑设立看守所,分内外两院,外院为特务办公室、刑讯室等,内院一楼一底16间房间为男牢,另有两间平房为女牢。关押在此的有“六一”大逮捕案、“小民革”案、“挺进报”案、上下川东三次武装起义失败后被捕的革命者,如江竹筠、许建业、何雪松等,最多时达三百余人。
审核:王改艳
图文审核:李怡果 李紫涵 陈基翔
责任编辑:苗家娣
相关文章:
暂无留言